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原创版权
引言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Repeated Dermal Irritation Test)是评估化学物质、化妆品、药品或其他外用产品长期接触皮肤后可能引起的刺激性反应的重要方法。与单次暴露试验不同,多次刺激试验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使用的产品安全性评价。该试验通过模拟人体长期接触受试物的过程,系统观察皮肤红斑、水肿、脱屑等反应,为产品的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范围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 化妆品与护肤品:评估面膜、乳液、防晒霜等产品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 药品与医疗器械:检测外用贴剂、药膏或医疗敷料的皮肤耐受性;
- 日化产品:如洗涤剂、消毒剂等可能频繁接触皮肤的家用化学品;
- 工业化学品:针对职业暴露场景中劳动者长期接触的化学物质。
检测项目
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 红斑与水肿强度评分:依据国际标准(如OECD TG 404)进行视觉评分;
- 皮肤屏障功能变化:通过经皮水分流失(TEWL)和角质层完整性评估;
- 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等微观结构改变;
- 炎症因子检测:如IL-1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检测方法
试验分为以下步骤:
- 动物模型选择:常用新西兰白兔或豚鼠,其皮肤结构与人类相近;
- 试验周期设计:连续7-14天每日涂抹受试物,模拟长期暴露;
- 剂量分组:设置梯度浓度组及空白对照组,确保结果可比性;
- 动态观察与记录:在涂抹后1小时、24小时及试验结束后进行评分;
- 终点样本采集:取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生化分析。
检测仪器
试验需依赖以下关键仪器:
- 皮肤刺激评分系统:标准化红斑与水肿图像分析软件(如DermaScan);
- 皮肤水分流失仪:Cornemeter或Tewameter定量测定TEWL值;
- 共聚焦皮肤显微镜:非侵入式观察角质层损伤程度;
- 酶联免疫吸附仪(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 病理切片扫描系统:数字化分析表皮厚度及炎性细胞分布。
结论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通过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受试物的长期皮肤安全性,为产品上市前的风险评估提供关键数据。随着体外替代方法(如重建人体表皮模型)和生物传感技术的进步,未来该领域将更注重减少动物使用,同时提升检测灵敏度和标准化水平。建议企业在产品开发阶段结合体外与体内试验,建立全面的皮肤刺激性评价体系,以符合监管要求并保障消费者健康。
了解中析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 尾部悬吊模拟失重诱导大鼠抑郁模型咨询量:91
- 抑郁症c57小鼠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咨询量:779
- 自闭症家犬Shank3敲除模型咨询量:286
- 睡眠干扰/剥夺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咨询量:113
- 人冠状病毒肺炎寒湿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咨询量:89
- SARS-CoV-2感染Ad5-hACE2转导的非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108
- SARS-CoV-2感染恒河猴模型咨询量:106
- 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咨询量:2023
- SARS-CoV-2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222
- STAT1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咨询量:123
- 颞叶癫痫小鼠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28
- 颞叶癫痫食蟹猴海人酸模型咨询量:105
- Hpd基因敲除高酪氨酸血症III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423
- 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敲除微型西藏小型猪咨询量:136
- 自发性微型巴马小型猪咨询量:505
- Isca1心肌特异性基因敲除SD大鼠模型咨询量:157
- 稳转细胞系构建服务咨询量:311
- SARS-CoV-2感染ACE2-KI/IOZ小鼠模型咨询量:121
- 免疫系统人源化结直肠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咨询量:95
- 肠道病毒71人清道夫受体B2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70
- SARS-CoV 滴鼻途径感染新西兰兔模型咨询量:62
- SARS-CoV-2 接触感染仓鼠模型咨询量:190
- 心脏组织特异性过表达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转基因小鼠模型咨询量:69
- 卵巢摘除致记忆障碍小鼠模型咨询量:74
- OVA诱导豚鼠哮喘模型咨询量:92
- 肥胖大鼠造模实验咨询量:75
- SARS-CoV-2 USA-WA1/2020 滴鼻感染叙利亚仓鼠模型咨询量:77
- Cd40l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咨询量:99
- SARS-CoV PUMC-01 滴鼻感染恒河猴模型咨询量:82
- 人食管癌细胞KYSE510绿色荧光标记BALB/cA-nu裸小鼠模型咨询量:83